1. 首页
  2. 问题详情

《水浒传》中如果武松不是人,从了嫂嫂,那么结局会如何呢?

《水浒传》中如果武松不是人,从了嫂嫂,那么结局会如何呢?
2023-01-06

如果武松不是人从了嫂嫂,那么结果会是如何?

且不说武松为人如何,就他对自己大哥大郎的感情也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所以武松借机到外县公差,生怕惹出是非。

其实看过电视剧或原版的人都知道,潘金莲对于武松是有感情的,因为潘金莲和武大郎在一起纯属属于搭配过日子,武大郎给不了潘金莲心理上的安慰,更给不了生理上的安慰,这样的婚姻生活对于潘金莲说无疑是寂寞难耐的。

这个时候来了一个面目俊秀,有才有谋的武松,终于打开了潘金莲寂寞的心,恨不得投入武松的怀抱,那和武松是一位刚正不阿之人,怎能与自己嫂嫂苟且。

所以才让那西门大官人有机可乘,也就间接地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武大。

如果当初武松从了嫂嫂,其实结果会更加圆满一些,因为他的哥哥武大郎乃憨厚之人,深知自身条件不配潘金莲,所以武松更适合与嫂嫂过日子,他也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有妻子潘金莲在身边,又有弟弟武松在身旁,也算是幸福美满。

2023-01-06

哈哈!那武松真从了嫂嫂,武大郎就不会死!

武松当初如果从了潘金莲,很可能二个人,就偷偷摸摸的偷情,武松做为府衙的都头,也有都是时间和潘金莲约会,武大郎天天卖烧饼,正好给武松和潘金莲留下了空间,武松从了潘金莲,其实那笨拙的武大郎也不会发现。

当初潘金莲在酒桌上,用火辣辣的眼神,勾引武松,这武大郎都没发现,还一个劲的劝酒呢,武松如果从了嫂嫂,武大郎就不会死,最起码潘金莲和武松,不会有毒死武大郎的心思,因为武大郎不会妨碍二个人。

潘金莲!天天会起早给武大郎做一大堆烧饼,让武大郎卖到天黑在回家,潘金莲和武松,该干的事,也早就干完了,实在没必要杀了武大郎。

武松如果从了潘金莲,他的人生就是另一种结局。

武松从了潘金莲,潘金莲天天守着强壮的武松,潘金莲肯定不会在有出轨的想法,那个引导潘金莲出轨的王婆子,也找不到机会,给潘金莲介绍西门庆,武松也就没有机会杀西门庆,武松很可能跟潘金莲过上幸福的日子,潘金莲也许还能生个小武松。

武松也就不会上梁山了,武松很可能在都头的位置上,在一步一步的高升,毕竟县太爷欣赏武松,也许另外一种可能,武大郎发现了,武松和潘金莲偷情,武大郎一看被自己弟弟,给染绿了,武大郎很可能气死,

也许武大郎没气死,他可以做出二个选择,可以写一封休书,休了潘金莲,成全了武松和潘金莲,还有可能武大郎也想开了,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武松,武大郎,潘金莲,也可以三个人一起过。

但这都是假设!武松真要从了嫂嫂,那成啥人了,《呵呵》

2023-01-06

那妇人斟了一盏酒,自手内吃了半盏,递于武松笑道:叔叔若有意时,吃了这半盏。

武松见了,面红耳赤,心如鼓槌,讪笑道:嫂嫂休的取笑,武松是个粗鲁汉子,不省的这些勾当,嫂嫂请自重。

那妇人越发散漫,披着头发,半露酥胸,一对耳环滴溜溜乱转,眼里更流出水来。嘴里只道:叔叔救救奴家,自见了叔叔,奴家朝思暮想,夜不能寐。想叔叔英雄好汉,只需佳人作陪。金莲也是桃李之年,和叔叔岂不是天作之合?

武松心内早慌,手足无措道:这却使不得,哥哥对我恩重如山,怎可乱了纲常?

金莲一屁股坐在武松腿上,手勾着武松脖子,斜着醉眼笑道:好个痴傻叔叔,你兄弟二人在此,又没个亲眷,大家关起门来,谁知道什么勾当。过得三二年,若舔得一儿半女,岂不遂了你哥哥的心,你也尽了兄弟之意了。

武松听了,哪里忍耐的住。虎吼一声,披挂上阵。一时间云雨大作,成其好事。

第二天武松酒醒,羞愧难当,不敢见武大,遂讨了一纸公差,径往东京去了。后金莲寂寞难耐,勾引门庆,毒害武大,被武松所杀,此乃后话不提。

武大、武松、金莲三人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直至老死!武大因身材原因而笨拙,但智商在线。根据原著武大知道金莲美丽,自己只是机缘得到金莲。所以安排金莲自己出摊后禁闭大门,以至于身为武大最近的邻居王婆只见过几次金莲!如果王婆是个善良之辈,西门就没有机会,武大就不会死!就算后来西门见到了金莲,金莲也不会从了西门!(因为金莲最后死的时候很决绝,没有因为知道必死而忏悔、害怕。)西门敢招惹从了嫂嫂的武松?

武大知道金莲会用毒药害他,并且对金莲也是威逼利诱!说弟弟会为自己报仇!并且貌似武大还对武松、西门的武力值有根本的见解。然而金莲却没有!武大死于金莲的欲望和无知。

武松如果从了金莲,就算武大发现了。以武大的智商根本不会过于介入,因为武大养大了武松;武大爱武松多于爱自己(武松打虎后游街时,武大并没有急于和武松相认,武大的智商甚至高于普通人。)武大甚至会为武松和金莲掩护,并照顾他们的孩子!自此以后武大、金莲、武松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快乐时光!武松有官职在身,县令又非常器重武松。家有金莲,事业有成还上什么梁山!梁山死一边去吧!

2023-01-06

如果武松答应了潘金莲,最终的结局是武松必死无疑。

原因有二,第一潘金莲在见到武松之前基本上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根本就没接触过帅哥。

就武大郎那个三寸丁,枯树皮的外貌随便来个男的都比武大要好看(加上潘金莲是被逼无奈嫁给武大郎的本身是不愿意的)潘金莲又怎么会看见武松不动心呢?

我们再来看看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武二郎除了空有一身蛮力其实是个没有脑子还不解风情的大汉。为什么这么说呢!武松在遇到施恩的时候就因为喝了施恩的几顿酒就出头差点打死蒋门神,在发配的路上也屡次出现无故殴打他人的行为,由此可见武松是有家庭暴力倾向的人。

潘金莲是个渴望爱情的女子,漂亮,曼妙和武松这种独断专行,没有头脑还不解风情的浑人在一起是不会有幸福可言的这一点从潘金莲后来对武松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而西门庆就不一样了,帅气,高大,还拥有极高的情商,最重要的还有钱,一个渣男应该拥有的全部技能一个都不缺,这样的男人不要说在古代了哪怕放在现代又有几个女人会不动心呢?

如果两个男人一个粗鲁无闻长相一般还有家庭暴力倾向,另一个高,富,帅,还擅于嘘寒问暖了解女人的心思。换成你你会选谁?所以武松和潘金莲根本就没有长久的可能,按照古代的风俗女人不可以主动提出离婚,潘金莲在遇到西门庆的时候哪怕是丈夫是武松也一样会对武松下手的,能杀武松的方式也只能是下毒。

第二个原因在古代通奸罪是重罪更何况武松和潘金莲在一起那是叔嫂通奸更是于古代法理所不容,女的会被浸猪笼,男的会被枭首示众。所以予官予私假如武松和潘金莲在一起最终的结局武松都是一个死。

武松不接受潘金莲反而才是武松活命的方式

2023-01-06

其实,武松和潘金莲才是最安全的结局。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大胆,甚至前卫,但却可能是最皆大欢喜的结局。

对于潘金莲来说,她曾经引诱过武松,说明她是喜欢武松的。如果她真能和武松结合,能够和身材魁梧的打虎英雄在一起,完全可以配得上她的美貌。那么,她也就不会和西门庆发生的故事,然后一步步走向堕落。现在有人把潘金莲作为追求幸福的女性,这一点并不准确,她是命苦之人,生的好相貌却是个丫头命,被大户人家强嫁给了武大郎这个“三寸丁谷树皮”,委屈是自然的,也算是个可怜人。但她没有谨守妇道,谋害亲夫,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别人性命的基础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人生。而不得不讲,在内心深处,她对武松的报复心理,加重了她走向罪恶的深渊。

而对于武大郎来讲也是好的。潘金莲在和西门庆勾搭之前,并没有闲着。武大郎之所以从清河县搬到阳谷县,是因为不堪被人骚扰。这个骚扰是潘金莲偷汉子带来的,而武大郎没有选择休掉潘金莲,就是为了有个老婆过日子。对于潘金莲在外面偷人也是一种默认态度。可以说,潘金莲自始至终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遇到西门庆,也会遇到东门庆、南门庆。武大郎本身懦弱,形象也不好,对于潘金莲的背叛也是默认的。

武大郎的现实条件注定,对于潘金莲,只要还是他的媳妇,有一个完整的家就可以。至于背后的故事,他也心知肚明,自己管不了。好比一笔家产,自己保不住,是让外人获得好,还是给自己家人呢?显然内部资源整合更好。武大郎作为一个人,虽然形象不好,并不一定缺心眼,肯定会不舒服,但是反对能力有限,默默地忍受。

从《水浒传》的情节也可以看出来,武松差一点被潘金莲俘虏了,如果不是施老先生不想偏离主题,违背人伦,潘武之间完全就有可能走到一起。在力图拿下武松的过程中,潘金莲真的很用心,先是以嫂子的名义不断地关心,然后找机会挑逗武松。面对身边的美妇,武松很难讲不动心。但最终理智和亲情战胜了欲望,武松选择了拒绝。

假如武松不拒绝,那么很有可能两个人走到一起,然后过着表面是叔嫂,背后是夫妻的生活。反对这样的,说他们是苟且,不乱之恋。喜欢的人说两个人般配,就是爱情。话说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杨过与小龙女属于师生之恋,也是不被允许的。后来也成为了杨龙之恋。这种关系合适不合适,关键看舆论。或许两个人最初是遮掩,后来在武大郎的默认下,可能就公开了。也许再有后来,就平平淡淡、幸福过一生了。潘金莲也不会有后面的故事,找到打虎英雄,他应该就心满意足了。好色的西门庆也没有机会遇到潘金莲,一方面是他不敢对官面上的武松,毕竟衙门里的人,天下女人有得是,不招惹为好。另一方面,找到理想的人,西门庆的撩妹计划很有可能被潘金莲反对,撩不上,西门庆就会罢手。

而打破这种平静的恰是武松的拒绝,武松的拒绝,有人伦原因,还有一点,本身因为以往的事,亏欠哥哥,再做出这样的事,内心有愧。而武松在出远门之前,告诉武大郎早出晚归,紧闭家门。然后他说出来一个词语彻彻底底地激怒了潘金莲,那就是篱牢犬不入。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只有篱笆足够结实,狗就进不了。这是暗示潘金莲,你要守住本分。这就是武大郎的催命符,把潘金莲引向了杀夫的边缘。

在这之后,出现了潘金莲失手用竹竿打到路过的西门庆,西门庆被迷得神魂颠倒的情况。这里面也是有问题的,这个竹竿明显就是一个低空坠物,正常情况下,她要躲起来,因为打到别人了,最次是挨骂。万一不幸伤到人,就会被人讹钱。并且打到人的概率也很低,除非是提前预谋好的。还有更匪夷所思的是,在西门庆向王婆打听潘金莲的时候,王婆提出了著名的“潘驴邓小闲”理论,概括一下就是想搞定潘金莲,需要是个高富帅。王婆的这一套实际上在变相抬高潘金莲,一个市井人家的妇人,模样虽说标致,但出身并不高,只不过是大户人家的丫环,也不通琴棋书画。层次上来讲,顶多配得上一个富商。

可以说,王婆在包装潘金莲,增加难度,然后让西门庆多给银子。而王婆和潘金莲是否串通好了,也不好说,有外心的潘金莲肯定会找个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她的最低目标,猜测就应该是超过武松,这是报复心理的体现。经常来王婆这喝茶的西门庆估计早被潘金莲瞄上了,西门庆的模样也还不错,关键是比武松更有身份、更有钱。一副好模样,让潘金莲极富虚荣心,在武大郎白天不常在家的情况下,与王婆勾勾搭搭是具备条件的。一个本就不守妇道的少妇与本就属于下九流的婆子合伙算计好色的富商,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管如何,在王婆一步步的设计下,潘金莲和西门庆都如愿了,而武大郎是否知晓并不清楚,武松出门时间也比较长。如果武大郎不去捉奸,很有可能这个奸情会在武松回来后败露,或者西门庆玩腻了,就尽早换人脱身了。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懦弱的武大郎不得不去捉奸,西门庆不得不摊上风流债。

卖脆梨的郓哥,因为看见老主顾西门庆去了王婆家,就要去卖梨。而因为屋里的勾当,王婆是万万不会让郓哥知道进屋的。郓哥对王婆心生怨恨,觉察到了里面的故事。他就开始鼓动武大郎去捉奸。对于这件事,武大郎有没有可能知道呢?或许他是知道,但是他管不了,一方面,为了生计,他不可能天天守在潘金莲身边看着。另一方面,潘金莲的气场完全压制住他了,他根本就不敢管。为了家不散,就选择忍气吞声了。

郓哥为了自己的私利,把武大郎送上了绝路。不捉奸吧,男人面子过不去,捉奸吧,自己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果然,捉奸的武大郎被一脚踹成了重伤。武大郎自觉窝囊,就想吓唬潘金莲,让她和西门庆断了,就不告诉武松。这实际也是一句给自己催命的话,西门庆虽然嘴上硬气,但能说他不惧怕身手了得,又有衙门背景的武松吗?最关键的是他就是想在外面寻开心,没有必要惹上事。

于是,西、潘、王三人合伙对已经重伤的武大郎灭口。武松回来,也发现了问题,还有武大郎的托梦,他结果这几个人,替哥哥报仇。

潘金莲的罪恶在于,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生命的基础上。欲望带来罪恶,最终也死于罪恶。也许她觉得武大配不上他,只有武松这样的男人才对得起自己的模样。罪恶之源是不知足,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人们也如此,走正道做正常人才是不败王道。

2023-01-06

已经“不是人”了!

虽然没有明修栈道,但已经暗度陈仓了。不然,不会放着衙门饭不吃、官家的馆驿不住而回嫂嫂家蹭饭蹭酒。

可惜!

最终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是,没水浒写的那么惨,只是有些凄凉。

话说潘金莲有些心急,不懂小心慢炖的道理,逼得武松不得已自找借口借了外县公差。

但书中暗表:

武松临行前,还是在正午回了一趟家。

可那日嫂嫂却没了往日的娇昵,只是备了一只烤鹅,然后静静依在灶台边,眼角滴泪看着桌上一坛酒被喝干。

武松走后,嫂嫂茶饭不思,整日独坐二楼隔窗遥望。

那一日,屋内燥热,嫂嫂举杆儿支窗。不慎,杆儿落,正砸一位官人头上。

此官人一身丽服,生得俊朗,抬头望时,正与嫂嫂对个正着……

这才引出:

王婆夜送砒霜,武大郎一命归天。

都头私堂审嫂,西门庆一计娶新。

(细节见“新金瓶梅”,这里不详叙)

三年后,西门庆因纵欲过度身体不支,医闻切后告时日不多。

那日逢端午,与嫂嫂嬉闹葡萄架下,夜时不归。

嫂嫂趁机起意,本一粒阳药给了十粒。

夜半,西门庆架下力竭而亡。

丧期百日过,嫂嫂信约武松于阳谷县外一湖畔私舍来见。隔日,将所攒银票房契尽数拿与武松,湖边催其离去。

武松刚移步便觉不妙,然回时嫂嫂已投湖不见。

梁山殒后,武松落发杭州六和寺,一生未娶。

2023-01-06

武大郎一纸休书拽出,告诫二郎,你们好好的,你的嫂嫂,不,你的夫人自己照顾了,别让她轻易去王婆家......。嘱咐后,便挑着食担,开喊:“武大郎炊饼”,声音响彻在阳谷县大街小巷。

施耐庵估摸得哭了,稿费都用了差不多,你个没骨气的武松,从了潘金莲,可怜我稿费啥退?武松从了嫂子,《水浒传》哪来武松斗杀西门庆,哪有发配孟州一说,更不能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这种两肋插刀的事。还有后面武松遭到蒋门神勾搭张团练的暗算,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的壮举。逃亡途中受菜园子张青、孙二娘资助,假扮“行者”投奔二郎山,直至加入梁山的故事,我都这把年纪了,改稿恐到死也出不了书,还是退稿费吧!武松你可得掏钱。

兰陵笑笑生恐怕要笑了,他可以再续《金瓶梅》把武松从了潘金莲这个情节搬进去,把西门庆的死对头玩成好哥们,再弄个吴月娘认弟,李娇儿醉倒武松卧室,克过2夫的孟玉楼,何尝不可以克死西门庆后,再克武松。再武松与陪嫁丫头孙春娥来段风流韵事,潘金莲一女侍二夫,再把有万贯家私的李瓶儿弄成武松侍妾,抢购续《金瓶梅》的排队。

武松若是从了潘金莲,结局难于想象。

2023-01-06

对待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将其放在历史情境当中来看待,而不是放到今天的时代环境中来考察。

根据水浒传的描写,武松是一位宋朝时期的英雄好汉,也是小说中重点描写的一个人物角色。水泊梁山虽有一百单八将,但作者施耐庵在描写这些英雄好汉的时候,并非平均用力。对于有些人物,作者只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似乎惜墨如金;而对于另外一些具有传奇色彩又颇具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作者却给予了浓墨重彩描述,例如对于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人,作者却是泼墨如水。此是为何呢?说明作者是有意要塑造一些英雄人物的典范,作为人们学习和敬仰的对象,武松便是其中之一。

假定武松从了他的嫂嫂潘金莲的意愿,那也就意味着叔嫂之间发生了私通的情节。且不说这种假设是根本不存在的子虚乌有的臆想,这只是今天某些人的一厢情愿而已,这与武松爱憎分明、嫉恶如仇、重亲重义、侠肝义胆的性格是不相符合的,与作者施耐庵的写作意图也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姑且假定武松从了潘金莲的意愿,叔嫂二人私相授受,擦出一段所谓的情感火花。二人趁武大郎不在家时男欢女爱,耳鬓厮磨,如胶似漆。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久而久之,这件事情必为外人所知,也必为武松的哥哥,即潘金莲的丈夫武大郎所知。所以,如若武松真的和潘金莲产生了私情,很有可能会产生如下的一些结果:

一、兄弟二人会反目成仇,甚至爆发激烈的冲突。倘若武松真的和潘金莲私通,这件事情迟早会传到武大郎的耳朵里,甚至可能会被武大郎发现。武大郎岂会善罢甘休?武大郎的个头矮,并不意味着他的志气矮。当武大郎知道这件事后,一则可能会当面对武松厉声斥责,指责其不顾亲情、不顾道义的淫乱行为,甚至要将武松逐出家门。二则如果武松不听劝阻,对武大郎的指责置若罔闻,武大郎有可能将武松告到官府,请求衙门来解决问题。三则如果兄弟二人争执起来,加上潘金莲在一边煽风点火,接下来的结局不是武松把武大郎杀死,就是武大郎被武松和潘金莲气死。

二、武松会因此身败名裂,英雄形象将荡然无存。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倘若武松和潘金莲真的有私通,左邻右舍知道以后,必然对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以至于闹得满城风雨。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叔嫂私通这样的事情还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舆论会一边倒地压向武松和潘金莲,众人的唾沫会将他们淹死。这时他们二人就会百口莫辩,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转眼之间,武松就会从一个打虎英雄的形象跌落为一个辱兄夺嫂的匪徒流氓。如果真的发生了武松与潘金莲私通的情况,那么武松也就不再是世世代代人们所歌颂的打虎英雄,即便他在景阳冈打死十只老虎,也不会有人去歌颂他。

当然今天或许有某些人单纯地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脑洞大开,希望武松和潘金莲结为百年之好,仿佛只有这样,才是郎才女貌,绝世佳配。殊不知,我们应当把武松这一人物摆放在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当中来看待。武松和潘金莲果真私通,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即便在今天,这件事情也未必是什么正能量的事情。何况,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是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的,也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长久存在的。

况且武松是一个非常注重亲情的人,在他的心目中,亲情似乎比爱情更为重要。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武松非常敬重他的大哥武大郎,或许在他们幼年时期,在父母双亡的情况下,武大郎恩待过武松,把他抚养长大。武松对武大郎感恩戴德,岂敢随意欺哄、冒犯、侮辱呢?因此,关于武松与潘金莲私通这样的话,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已。

小说中武松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怎会和自己的嫂子私通?更何况和武大郎兄弟情深,如果真和潘金莲有了私情,那武松可真的不是人了。在小说中也不会有好结果。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pin.cn/ask/125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