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疾病?
四个字:药性。平衡。
所谓药性,就是中药的偏性。人活在世上,吃五谷杂粮等,说到底所有食物都是药而已。中药恰恰就是利用某一药物的偏性,突出治疗某种特定的疾病,又搭配某种药性而有针对性地,增减药性和降低药物的毒性。
所谓平衡,就是指人体阴阳的平衡。中医治病就是如何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为目的,利用中药等手段使人体保持阴阳协调平衡,人才能健康长寿。
阴阳平衡,就是人体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彼此协调的状态。阴阳平衡,使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
如何掌握中药药性及科学合理配伍等中医治疗手段,使人减除疾病,使人体阴阳平衡,就是中医治疗疾病。

这问题首先要知道人是怎么得病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中医顺着自然规律去治疗人类的疾病。当然自然界中一物降一物,只要找到相应的物种就能为人解除病患。
中医认为:所谓病,就是人体阴阳失衡。而中药的药性有寒热升降沉浮的偏性。中医的治病,就是以中药的偏性去纠正阴阳失衡的偏性。例如心肾失衡的水火不济的治疗或消补心之火或补泻肾之水达到济济之目的病就瘉了。例如治胃病抓住寒热的平衡或升降的正常。中医的治病的最高境界就站在道的角度,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疑难杂症化繁为简四两拨千斤的神道。
本人中医爱好者,无资格讲读专业话题,仅从文化角度说一句,中医药不仅仅是怎样去缓解病痛,中医是中华哲学和文化,伴随古人一路走来,至少5000年历史。
辩证施治
一物降一物,动态平衡,矛盾世界~寻找规矩。
中医认为,人体是个整体,要保持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患者的各种临床信息资料,结合舌像和脉像,综合考虑后,进行辨证论治(注意是辨证),整体治疗。
现代中医除了辨证论治外,会采用辨病论治, “病”“证”结合的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

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
中医治疗疾病是根据症状进行辩证,中药的治法分为汗、吐、下、泻,温、清、补、和。而针灸、艾灸、导引按跷,也是需要通过辩证分为补泻,平补平泻等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治病的过程中随着症状的改善治疗疾病的方式也应当适当做出调整。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pin.cn/ask/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