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年度账单来袭,大数据统计的支出真实吗?你的年支出比收入高吗?
一年一度的支付宝账单又来了,看了你的账单是不是觉得今年又成为了一个隐性土豪?是不是怀疑自己到底从哪儿节省出那么多钱?甚至都在怀疑这个账单真实吗?
肯定真实!
为什么能够这么肯定呢?
因为支付宝的大数据不可能凭空产生,必然是和自己的所有流水能够对应上,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查每个月的账单对比数据你就能够发现一个月真的能够产生这么多的流水。
那么这么多钱到你从哪儿来的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这个月的工资是5000块钱,在拿到工资以后你首先转入了余额,然后又转出到另外一张银行卡,这样你的支出和收入各为5000,突然发现放入余额宝有收益,你又从另外一张银行卡把这5000块钱重新放入支付宝中,这样就产生了1万块钱的收入,5000块钱的支出,但是当你花完这5000块钱的时候,就产生了1万块钱的支出,其实你本来只有5000块钱。
那这样的账单还有什么作用?
就有人说这样统计账单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主要是用来警示在座的各位,当你发现总支出远远超于你的收入的时候,难道你心头不紧吗?当你发现你消费中某一相用过高的时候,难道你不反思吗?
当你发现你的支出与家庭与父母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不脸红吗?当你还是一个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啊,每年的支出要好几万的时候,你难道不心痛吗?带着这些疑问,你再去看看自己的账单,你就会发现支付宝这么做的意义在哪儿了?
总结
只有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拥有未来,支付宝的账单只是过去一年所产生的数据,我们不能把它看的太重,但是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不能全部忽略的。
高太多
感谢邀请!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年年有,不过我除了第一年比较新鲜,后来再也没有关注过,主要的原因是我觉得这个实在没什么意义,和银行账单也没有什么区别,和我的收入也没什么关系,所以现在看的比较平淡。
这个和银行的流水类似,从支付宝的进和出都会记账,但是问题是支出不一定是购物,收入也不一定是我的真实收入,因为我的大部分钱都不在支付宝内,银行卡、微信、股市里都有钱,所以这种大数据对我没有任何作用。
而且购物现在很多并不是通过支付宝,还有通过微信或者其他支付方式,所以这个年度账单的显示肯定是完全不准确的,既然不准确,大数据的统计当然是完全不真实的,这仅仅是支付宝上我的的大数据,不代表是我个人完全的大数据
说句简单的道理,如果要看个人的收入情况的话,这个账单可能还不如税务局的纳税清单上的收入来的准确,也不如看银行存款来的真实。
那么我们再看看这个年度账单的内容,不知道你们有哪些内容,我的年度账单的内容包括在哪里花了多少钱,支付了几次,坐了几次的公共交通,点了几次外面,扫没扫敬业福,但是这些除了我花钱购物了多少次,其他都不是我关心的。
我觉得这个年度账单也就是购物了多少次对我有一个提示作用,其他的点了几次外卖,公共交通出行了多少次对我没有任何意义,坐不坐公共交通,点不点外面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关心也不喜欢别人关心我这个。
而且这个数据只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没有任何的建议,我觉得这个也不好。如果能够根据这个年度账单,给一些个人消费、理财方面的建议,或许我觉得这还不错。
所以每次我看到这个年底账单,我都是一笑而过。因为仅仅看这个年度账单,我一定是一个非常非常穷的人,没收入多少钱,也没花多少钱,但是事实当然完全不是这样。所以这就是主要的问题,一个完全不准确的年度账单,对我又有多少意义呢?
嗯,回答本行业话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今天咱们又被支付宝的年度账单给刷屏了!怎么说呢?不少网友朋友们在看到账单的时候可以说是吓了一跳!原来不是支付宝告诉你,咱就还真没发现我自己是个有钱人?所以有网友对支付宝这份数据提出了质疑!
支付宝年度账单的数据真实吗?
可以肯定的回答,当然是真实的!那为什么很多网友又提出了质疑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有这个流水东西的存在。
说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发了五千工资。转到余额宝 就是五千来了,然后又转给另一个卡,又加了五千,等于流水一下就是一万。这么一算,流水多次进出,你的金额自然也就高了。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用户们通过支付宝的每一笔消费,支付宝都能通过机器抓取得到,而且出错率是极低的。比如你一个月点了几份外卖,下个月又花了多少钱买服装,再下个月你又通过支付宝买了机票和高通票,支付宝比你都还记得清楚!
年轻人要懂得得合理消费
之前网络上有一个段子,说的是外国人从来不存钱,有钱就拿去享受生活。而咱们大多年轻人其实都有着很高的负债,其中房贷是最为明显的。
同时也有数据显示,现在很多90后的负债达到了10多万,这还是没有算上房贷!为什么负债如此之高?因为咱们互联网金融很发达,年轻人借钱太轻松了,你说你借钱去搞点正事就算了,结果拿去潇洒了,那负债还不是哗啦啦的往上涨了?
要知道,未来是一个信用的时代,以后搞不好失信的人,连公司都不敢聘用你,所以啊,年轻人们真的要注意了!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大数据统计支出是真实的,但统计学意义并不能反映实际的消费水平。
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看下图:
在这幅图里有一项是“转帐和红包”,我们举几个简单的小例子:
例2:淘宝店家促销发红包等等,本来在收入的分项目中,但这样一统计都成了消费了,
例3:A托B在淘宝上帮忙购物,价格100元,B用支付宝支出的100元,A转帐给B支出100元,大数据统计消费是200元,但实际上真实消费只有100元。
其他项目的支付出,也有不同程度的叠加效应和隐形冗余数据存在,结果是:大数据统计是真实的,但统计学的意义却不能反映实际的消费水平。
二、我的年支出水平偏低
和一些年青人相比,我的2019年的支出如上图是5位数,并且这个5位数的开头是个2,所以并不算高。拿我身边的几个年青人的帐单看一下,都是6位数了,个个貌似一个小富翁或者小富婆了,其实扒扒他们的底,月工资也就5000至6000的样子,难怪一个个银行卡里存不住钱,都成了负翁负婆了。
支付宝的帐单来的有些晚,估计多多少少有些羞羞答答,因为银行体系的早就出帐单了。这里可能有难言之隐,因为用花呗借钱花的人,不会控制,稀里糊涂地花了那么多,出这个帐单,让一些用花呗透支者不禁出了一身冷汗,着实要学会控制和分析哪些是无谓的支出了,毕竟以后都要过日子的。
谢谢您的问题。支付宝的大数据统计有一定科学性,不用太认真。
支付宝的年度账单支出肯定是真实的,因为每个月和每一笔支出都能详细的查询到,而且支付宝软件里边的支出高于收入也是正常的!
这是我查询2019年6月的账单,可以看到当月的支出是825.99元,而当月的收入只有25.6元!---这个25.6元主要是余额宝产生的收益,因此整个6月的收入只有25.6元,这个收入明显不是大家理解的工资,或者常规报酬收入,但是如果别人扫你的收钱码而进入的钱会体现在这个收入中!---这里应该就可以解释为何很多人的支付宝中年度支出是大于收入的,因为这个收入是必须通过支付宝的平台收入或者产生的收益,而大部分人收入是进的工资卡,不是通过支付宝收钱的;而花钱的时候是从支付宝平台花出去的!
就简单说这么多了,如果不相信支付宝的支出总额的,可以分月查询,然后自己加一加还是很容易计算出来的!
支付宝年度账单来袭,大数据统计的支出真实吗?你的年支出比收入高吗?2019年支付宝年度账单出炉了,虽然心里预期会比往年少掉不少,但真看到实际支出后还是惊了一跳,没想到2019年的支出会少这么多。心里虽然觉得拖了支付宝的后腿,但实在说着实还是开心了不少,毕竟控制住了往年不断上升的无限的消费欲望。
对于支付宝来说对每个用户进行统计并不复杂,应该说也是真实的。这样的统计对个人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最重要的是看看自己支付宝的支出到底花在什么地方,让自己明白哪些地方花费过大,哪些地方需要控制。
比如笔者总共一年的支付宝支支出只有将近两万元不到,比往年几万的费用降下来了不少。主要支出还是在居家生活和吃吃喝喝上,当然还有两千多元必须支付的生活缴费,也花了1500元左右必须的学习和健身。可能很多人的大头支出应该是在居家生活和吃吃喝喝上,对于月光的剁手一族来说,这两块能控制下来那就会降下来不少费用,比如双11、双12、还有节日的任性剁手。
看到有很多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支出的支付宝用户,也有身边经常任性剁手一族高达三十万支出的账单。相当部分人的支出已经超过了收入不少,笔者往年也是属于支出大于收入一族,经常出现工资一发下来就去还欠账去了,搞得月月都是月光还欠花呗借呗。于是2019年也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是立刻缺少的物品坚决不买,吃吃喝喝的事情也进一步减少,终于降下来了一年的支出。
虽说控制消费欲望是痛苦的,可终于摆脱了还不清的花呗借呗,心里还是着实高兴了不少。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风高扬》。
这个年度账单很明显不真实,支出的确超了我的收入
互联网发展的今天,支付方式发生了大大的变化,但是每个人的消费与支出不能只看支付宝年度账单。即使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每个人仍然会有现金消费,如果加上现金和微信的账单那不是太离谱了,中国国民水平都这么高了吗。大数据账单虽然不准确但是也能反映出各种问题。
网贷消费增高。这个问题就很明显了,这两年不管做什么生意的都说生意不好做,效益不好,尤其是实体行业,当然互联网行业也有这种情况,但是都是正常的竞争罢了,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同样消费也越来越便利,各种支出开销不能像使用现金一样那么透明,那样有刺激感,各种消费的增高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
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消费趋于多元化,而不单单是吃喝这些简单的花销了,国民兜里有钱了,消费越来越追求品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从众消费,盲目消费增高。21世纪的今天,生活压力依然很大。必要消费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盲目从众消费,无形之中也带来了浪费,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享受消费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也要理性消费。
当然了大数据的每一个数据基本上都是真实的,比如吃吃喝喝,居家生活,交通出行,穿衣打扮等数据都是非常真实的,但是转账和红包由于转出转入重复计算导致数据偏高,毕竟是大数据是系统算出来的而非人工,由大数据反应出来的问题基本是准确的。
只能说原始数据应该真实的,但在计算各项目时不太对,比如购物退货,那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支出,可支付宝会算作支出,可能这是系统计算不足吧(毕竟我们知道哪个订单退了多少,支付宝可识别不出来,看见负号就是支出,看见正号就是收入)。
小编2019年账单14万多,也是吓我一跳!仔细分析后才想明白,这账单比我真正支出的多了很多,主要有:
小编经常购物退货,但支付宝可不会合并计算
我理财买基金,今天操作了2次,买几万,挣钱后卖了,然后又买了,相比支付宝把买基金的钱都加起来了,也就是3+3万,可是我只买了3万,而且这不算支出,它还挣钱了呢。
我借钱给别人
以上是小编的合理猜测哦,可能不全对啊,反正我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嘿嘿)。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pin.cn/ask/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