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24v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DC24V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了解继电器
1、继电器的介绍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
2、继电器的机构
继电器会分为线圈和触点,其中中间继电器还会有底座,在选购继电器的时候要根据试验要求进行选择触点的多少,触点的多少决定了底座和针脚的数量,触点分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每个触点都会有对应的说明。
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会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衔铁会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接线方式
低压继电器常用来做信号输出,也就是起到低压控制高压的作用,由于继电器工作电流过小,一般是5A和3A两种电流值,所以无法拖动大型负载,基本上是用来做信号反馈,比如控制报警器、反馈传感器信号。
下图是中间继电器的另外一种接法,“低压控制高压”电路,先使用低压给中间继电器供电,得到信号反馈以后,控制开关闭合,线圈得电,从而让触点吸合,触点所连接的电压等级较高,这样就可以达到低压控制高压的的目的。
总结
在选用继电器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压、针脚,并按照用途原理正确连接电路,避免出现短路的情况。
dc24v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继电器型号
继电器根据型号不同,各种各样的,但是它的原理都差不多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继电器内部有一个电磁线圈,线圈上端有一个衔铁。在不通电时,在左侧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动触点和静触点B连通,动触点和静触点A不通。当给电磁线圈两端13、14通入额定电压以后,在电磁线圈磁力的作用下,衔铁带动连杆向下运动,动触点和静触点B断开,与静触点A连通。
静触点B和动触点不通电时连通、通电时断开,把这样一对触点叫常闭;同理,把静触点A和动触点不通电时不连通、通电时连通,把这样一对触点叫常开。
简而言之,继电器的原理就是:利用控制电磁线圈通电与断电,来达到控制常开与常闭的通断。从而达到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小电压控制大电压。因为控制电磁线圈只需要很小的电流或者电压即可,而常开和常闭却允许通过比较高的电流及电压。
有些继电器还会在电磁线圈两端并联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电阻,用来显示线圈工作状态。
该题继电器参数
根据题目继电器的铭牌,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参数:
omron表示该继电器品牌,欧姆龙
G2RL-2A4表示该继电器的型号
24VDC表示该继电器线圈额定电压为24V
8A/250V~表示常开及常闭触点额定电流为8A、额定电压为250V,~表示交流
AC1表示该继电器触点允许所带的负载类型,AC1指无电感的负载或者阻性负载
继电器接线
把控制开关和继电器线圈串联,然后接到控制电源上,注意控制电源要和继电器线圈电压相符。再把需要控制的用电设备和继电器的常开或者常闭串联,再接上用电设备的电源。如图
工作流程:开关K闭合,24V电压加在继电器线圈两端,衔铁被电磁线圈磁力作用而向下运动,从而带着动触点向下运动,动触点和静触点A连通。火线电流通过静触点A--动触点--灯---N线,形成了一个回路,此时灯开始工作。
以上就是我的原创回答,如果发现抄袭我的文章,必定追究!
如果还有其他不足,欢迎大家补充!
我是电工学院,专门负责电工培训、考证;如果你对电工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赞、评论、转发!感谢
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下面我通过一个继电器的电路图和朋友们聊聊它的工作原理吧!直流24V继电器的外观如下图所示的那样。
在下面的图中,所标注的JK1是直流继电器的线圈和铁芯,线圈不分正负极,它的一边与电源连接而另一边与三极管1815的集电极相连,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与2在继电器线圈没有得电时是断开的,触点1和3是常闭触点,在线圈没有通电时是导通的。如果三极管1815导通,那么电源的电流就会经过直流继电器的线圈然后再经过三极管1815的集电极,最后流经发射极到达接地形成回路,这时候直流继电器的线圈JK1就会因有电流的流过而导通。
由于电生磁,磁会产生磁力,就在这个磁力的作用下使动衔铁吸合,动衔铁与直流继电器的常开和常闭触点是联动的关系,这样在动衔铁的带动下其常闭触点就会断开、常开触点就会吸合,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表示的那样。
这种继电器的检测主要是检测其触点电阻和线圈电阻,正常情况下其常闭触点应该是为0欧姆的,常开触点阻值应该为无穷大的;而线圈的阻值一般在25欧姆到2K欧姆之间,不同的电磁继电器其线圈的阻值是不一样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欢迎朋友们积极讨论这个话题,敬请关注电子及工控技术!
DC24V是指继电器线圈的额定电压为24V,给线圈通以24V的直流电后,继电器的触点动作,可以实现负载回路的通断。其实,这就是电磁继电器的工作方式,下面介绍这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继电器主要由线圈、铁芯、衔铁和触点构成。线圈缠绕在铁芯上,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通电后,电流流过线圈,会在铁芯上产生磁场,磁场会使衔铁动作,使常开触点闭合,使常闭触点断开。如下图所示,就是继电器的结构构成部分。
图中①是线圈和铁芯;②是衔铁;③是触点。
2 电磁继电器的驱动方式
继电器的驱动方式非常简单,只要给线圈两端加上合适的电压就可以控制触点的通断。在工控行业,一般使用PLC来驱动继电器,在电子电路中,一般使用单片机通过三极管来驱动,如下图所示,就是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电路。
以三极管驱动继电器为例,图中,当三极管的基极为高电平时,继电器导通;当三极管的基极为低电平时,继电器截止。也可以在三极管的基极用PWM方波来驱动,当继电器稳定吸合之后,通过调节方波的占空比来实现线圈两端的平均电压,只要平均电压高于释放电压,那么继电器就能处于吸合状态,而不会发生复位。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电子设计、硬件设计、单片机等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
继电器通俗的讲就是一种电子开关,如本文所提到的欧姆龙信号继电器,由控制电流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吸力驱动磁路中的可动部分而实现触点开、闭或转换功能,起着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作用。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或电流,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铁芯、轭铁、衔铁、磁路工作气隙与非工作气隙组成的磁路,在磁场的作用下,衔铁受力向铁芯极靴面运动,衔铁带动动簧上的动触点向常开静触点运动,随之常闭静触点与动触点断开,直至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闭合,继电器完成切换动作。
当线圈两端的电压或者电流小于一定值时,动簧提供的反力大于电磁吸力时,动触点在动簧衔铁部分的带动下与常开静触点分离,断开电路。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这类电磁继电器主要用于通信、控制或报警的开关电路,其负载电流一般从几分之一安到25A。这类继电器在使用上的重要问题不仅在于他们能切换多大的功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工作的多么频繁、多么迅速、可靠性如何、耐久性又如何。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pin.cn/ask/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