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中那么多的电子元器件,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找出故障的元器件?
我是电气小行家,电路板的维修是一个经验行活,没有维修经验、基础知识是很难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
一、肉眼观察法
二、通电检查法
有的电子原件是要通电以后才能发挥作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电源通上,然后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电压,你应该通电的电子元件没有通电反而不应该通电的,却通了电,这就说明部分电子元件有问题,逐一排查就能找到问题的元凶。
三、通电摸排法
四、万用表排查法
这种方法就是比较麻烦,需要一个一个的测量电子元件,比如说熔断丝、二极管、电阻、开关管、电源稳压器等都可以测量出它的电阻值,如果电阻超过正常值,那就可以判断有问题。
五、经验排查法
以上的几个方法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当然,作为电子行业电器行业,最主要的是有耐心,要有学习的态度去看书,去请教老师傅才能有经验。
维修必备工具:万用表
万用表是查找电路板故障的必备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必须掌握万用表的使用。对于查找线路板故障,电阻档、直流电压档、通断蜂鸣器档、交流电压档是最常用的。
电阻档:可以测量出电阻的阻值,元件是否损可以通过测量阻值来判断。
直流电压档:测量电源电路的直流电压需要用到此档位。
通断蜂鸣器档:此档位可以测量线路的通和断,如果线路是通的,万用表蜂鸣器就会响,非常适用于查找短路和断路的故障。万用表蜂鸣器档一般还会有二极管档,可以用于测量二极管是否损坏。
交流电压档:可以用于测量输入的交流电压是否正常。
维修第一步:看外观
我们可以先检测一下电路板的外观,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元件,比如炸裂、烧黑、膨胀等不正常的外观。电路板很多时候坏都是因为短路或者过流烧坏了,这时候一般会有些功率元件烧坏,比如功率电阻,保险丝、电源芯片等等。还可以检查一下电解电容有没有膨胀,电解电容膨胀就已经失效了,需要更换新的元件。
维修第二步:检测各路电源电压
很多时候电路板的故障出在电源上面。我们可以先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这样就可以把故障缩小。比如,12V电压正常,5V的电压不正常,就可以按照原理图检测12V转5V的电路的元件有没有损坏就可以了。同样可以用万用表检测元件的电阻值是否正常,或者检测是否短路、开路来查找故障。
查找电源故障的原则是从输入到输出,从最开始输入的电压开始,一级一级往下测量,以确定出现故障的电压点。
维修第三步:按功能进行模块化查找故障
线路板那个功能出现故障,我们就专注与该功能相关的元件。如果手上的电路板的原理图,就可以更容易查找出故障,例如:
LED灯不亮,就可以用检查LED是否烧坏,如果LED没有烧坏,就需要检测驱动LED的电路是否有故障。
某个按键没有功能,我们可以检测该按键是否失效,如果没有失效,就检查与开关连接的线路是否有断路。
如果发热管不能功作,可以检测驱动发热管的继电器或者可控硅相关的电路,当然还要检测控制芯片有没有驱动信号输出。
如果通讯故障,就可以检查与通讯相关的芯片、元件、连接器等。
以是只是举一些例子,实际的情况还是要进行实际的分析!欢迎关注@电子产品设计方案,一起享受分享与学习的乐趣!关注我,成为朋友,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记得点赞和评论哦!非常感谢!
电路板维修其实是一项经验活,想要从密密麻麻的元器件中快速的找出故障点,不只需要丰富的维修经验,还需要对电路板的工作原理了如指掌,下面小编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方法试着谈一下怎样快速锁定故障元器件,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电路板维修中怎样快速锁定故障元器件
综上所述,快速维修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采用电压法来判断故障范围,这需要对整机的电路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测量点的电压状态来判断故障,所以要想做到快速锁定故障元器件,最重要的就是能读懂原理图,掌握好基础才能轻松面对各种各样的故障,不然就只能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这个问题有时候比较复杂,有时候也很简单。要看具体情况。
本人曾从事家电维修近三十年,由于没有拜过师,也没有进过什么培训班之类的地方。因此用以下方法寻找损坏的元器件可能要遭到科班出身的人耻笑。不说这些了——不管白猫黑猫,能逮着老鼠的,就是好猫!
在业余自学家电维修的过程中,已经学习了中兽医的望、问、闻、切,因此稍加变通,把它用来维修电器,也很好用。
接到一台待修电器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除尘。把电路板上的所有尘土、污渍全部清除干净,有便于观察(望)发现故障元件:如大功率电阻是否有崩皮、烧焦现象?电解电容的外皮有无皱缩、顶部是否臌起甚至裂开?有没有漏液、断脚?塑封元件如三极管、场效应管、IC有无炸裂?电路板铜箔有无烧断或裂纹?大功率元器件或较重的元器件有无断脚、虚焊?……可以这样说,通过望诊,至少能在半数以上的维修实践中发现问题,有时能直接解决问题:如前年修一台仿小米九的电动平衡车,表现为开机即左右乱扭,就像个熊孩子,一点儿也不安分。拆开后,清除灰尘。在一个多爪插座的焊点周边发现了一大片水浸后的污渍。虽然干了,但肯定漏电——它附近的焊点就是控制左右转向和电池+B之类的。拿小刀刮干净,再用无水酒精清洗后,抹上703硅胶。如今两年了,一切正常。
第二步就是闻了:这个闻不光是用鼻子,还得用耳朵听。维修前清洗电路板后,闻闻有无烧焦的异味,或电解电容漏液类似氯化铵的气味、高压打火的臭氧味、听听机器里有无放电声,异常的交流声、啸叫声、打火声,有助于缩小检查范围,缩短维修时间。如在维修3842类充电器时,只要闻到前级有焦糊味,多数不用修了——场效应管及其取样电阻、3842及其7脚供电限流电阻、保险丝等数个元件肯定全坏,鲜有例外。整机不贵的话,不如重买。除非是厂家原装货还值的修修。
问诊也很重要。送来维修的东西,要尽量多了解一下使用年限、使用频率丶损坏前有什么表现、修、拆过没有、在不在保修期内等问题,有助于大体判断故障部位。记得修过一台很特殊的彩电,故障现象是有时候不停地换台,有时又一切正常。曾让厂家人员在保修期内修过多次,在店里一切好好地,拿回来就故障复发了。弄的主家和店主很头疼。愿意花高价请我修好。经详细问了使用情况,最后判断故障不在电视机本身,而是出在遥控器上!为什么?就是遥控器电池烂了,流进遥控电路板上了。天气干燥就不漏电,天气潮湿就漏电了。而漏电部位恰好是9012集成块上管换台的那个脚!
切也很重要!在中医中,切是诊脉。维修中就是两个含义了:一是触摸怀疑元件,看它是否发热严重;二是有意断开某一部分,缩小查找范围。如在维修一个大功率三轮车控制器时,查得5v仅0.9∨,5V对地电阻很小。逐个断开负载,最后找到有个8脚贴片IC7842短路。换了之后,工作正常。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对整机电路、工作流程要有个清晰的思路,才能在望、闻、问、切的合诊下,快速找到损坏元件或部位。有时候的故障,根本没有坏了任何零件,拆下那个来也是好的(如例3)。不懂的抓耳挠腮,对电路工作了如指掌的,还不是顺手牵羊的事儿?
修电器没有捷径。好好学习丶弄清原理最重要。
首先,要有工具的配合,常用的工具有万用表、电烙铁、焊锡、镊子、吸枪等。
其次,就是要考验你对电子电路及综合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
1、识别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电子元器件是电路组成的必要元素。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型号,符号,实物形状的掌握是维修前必做的功课。
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继电器、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整流桥、MOS管、电路芯片、与非门逻辑芯片等。
2、电路图的识别
要想快速的找到故障器件,就需要熟悉这块电子电路板都有什么样的功能电路组成,那一块是对应的功能实物电路。
一般的电路再启动发生故障时,根据故障代码或故障现象就可以逐个的排查相应功能的电路,从而实现精准、快速的查找到元器件区域,然后再根据此区域内的功能电路分析每个器件在电子电路中的功能,从而找到故障元器件。
4、通过器件外在状态识别故障器件
一般的发生短路或炸机问题,都会使某些电子元器件形状损坏。如电容鼓包、炸烂,电阻烧焦、芯片管子开裂破损等。这样可以形象直观的找到故障器件。但是还的找出导致这些器件损坏的原因,否则,即便查找到损坏的元器件更换之后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5、利用工具查找故障元器件
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万用表。我们可以测电阻阻值是否正常,电路通断是否正常,保险的通断,二极管的正向阻值与反向阻值等。还可以检测对应电路的电压等电路状况。
找到了故障器件,还需要利用电烙铁焊锡吸枪等工具进行器件的更换,可别小瞧这些工具,能够正确使用它们,你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将一个故障电子产品修好
总之,要想快速的找到故障电子元器件,就必须熟悉并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这样再加上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可以快速的清除故障元器件,从而灵活自如的彰显工程师本色。
有不少元器件损坏,用眼是看不出来的,像上图中的1N4148二极管,其击穿损坏,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若怀疑该管损坏,可以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来判断其好坏。
综上,想快速找出一块电路板上的故障元件,需要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否则较难快速找出故障元件并修好电路板。
线路板维修不仅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对线路板的工作原理了如指掌;还需要丰富的维修经验,怎么快速找到故障点,两者都不可少。我来谈谈我对线路板维修的看法吧!
理论部分
实践固然重要,但是理论部分这是必不可少的。
基本元器件
首先必须要有基本的电工基础,了解各种电子元件的特性、用途、相关参数以及相关经典电路。比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等,还有像整流电路、稳压电路、放大电路等等。
仪表使用
常见仪器仪表要能熟练使用,它可以辅助我们快速找到故障元器件,提高维修效率。比如指针万用表、数字万用表、逻辑测试仪、示波器、数字电桥、编程器等。
常见电路
熟悉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比如串联稳压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逆变电路等等。一个复杂的电路往往是由多个子电路组成,比如电源系统、放大系统、控制系统等。我们只有把基础电路吃透了,
实践部分
在实际维修中,一般通过“问”、“望”、“切”来检查故障点。
问:就是问设备出了什么故障,通过电路板原理分析大致推断故障出在哪个部位。比如设备开不了机,那很有可能是电源部分出了问题。
望:就是通过看线路板,找到故障点。比如电容鼓包、瓷片电容裂开、电阻变色烧焦等,这些一般都能通过眼睛看出来。
切:就是通过仪表来检测线路哪里出了问题。一般通过测电阻或者电压来分析,比如线路板电源部分输出无电压,那就先去查线路部分,然后我们就可以把故障点锁定在电源部分。
俗话说“读百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再强大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实践经验也是白搭,很多电路板维修都是有迹可循的。
根据经验,电路板一般电源部分出问题的概率比较大,信号部分出问题的概率小。这是因为电源部分电压高、电流大,容易损坏;信号电路电流小,基本上不容易出问题。还有一些易损元件,我们要多留意一下,比如滤波电容、稳压二极管、可控硅等。
还有某些产品设计本身就是有缺陷的,所以导致某个元器件经常坏。修的多了,所以有时候测都不用测就知道哪里有问题。
题后话
现在大部分的电子产品都是由若干个子线路板组成,各子线路板负责不同的功能。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线路板成本越来越低,如果某一个子线路板上有元件坏了,都是直接换整板。
因为查找故障点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还有最关键的是费事费力还不赚钱。所以现在很多维修师傅一言不合就换线路板,只要会拆会装就行,几乎不用什么技术,而且来钱快。
我是电工学院,专门负责电工培训、考证;如果你对电工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记得点赞、评论、转发!非常感谢!
电路板出现问题后,不管对研发人员还是维修人员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要快速的找到问题并解决掉,不仅需要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信号走向,还需要丰富的硬件设计经验、熟悉常用元器件。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确认。
1从元器件外观去判断
对于有些现象是比较明显的,如上错电导致元器件冒烟、电流过大导致元器件烧坏等。这些都会导致元器件烧裂,在电路板、元器件表面留下比较明显的痕迹。所以,首先观察一下电路板表面是不是有烧灼的痕迹、看一下元器件表面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发现异常先更换元器件,再看与之相关的部分是不是还有问题。如下图,就是被烧灼的元器件,现象明显。
2根据功能异常去确认故障区域
如果从表面无法观察出故障,就要通过功能异常缩小故障区域。在拿到故障板子后,我们肯定要问清楚出了什么问题、故障现象是什么、是怎么引起的,得到以上信息后,哪一部分电路有问题,基本能有个大概的了解,可以确认故障区域,再通过万用表、示波器等在故障区域测量信号做进一步的判断。
3根据信号走向、原理去判断
故障区域确认了后,需要定位具体的故障点。有原理图最好了,如果没有原理图,就需要查找一下该区域的芯片、元器件的数据手册,搞清楚芯片的使用方法和典型电路。然后根据信号走向和信号状态去具体定位。对于怀疑,但是不确定的故障元器件,可以更换后再去判断。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及其困难和艰辛的,需要丰富的经验、良好的耐心。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电子设计、硬件设计、单片机等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
电气高工指点一二:电子元件,快速查找故障?无捷径,深厚功底,理论,实践,还耍有好老师。
我58年学无线电,现社还在学习,无法复制,
一,电气元件,就那几十种,电阻,电容,电感,电磁,二极管,二极管,可控硅,单结晶体管,…每一元件,特性,用途,参数必须弄懂。组成线路,就知道它的作用。
二,看懂电气原理图,对照电路板,实物在什么位置,
用彩笔,框出电气线路图中的各子系统,如高频头,电源系统,放大系统,辅助控制系统,…根据故障现象,去子系统查找。
有的还有测试点,标注正常参数:电压,频率(波形),正常,向后找,异常向前极查。
三,积成电路,芯片,按黑箱原理判断,内部啥结构,?不必知道,只管输入,输出,输入正常,输出异样,和灯泡一样,输入额定电压,你就得输出光,不亮,换灯泡,原理是一样。
四,直观检查,保险,变形,烧伤,发热(可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虚焊,软故障最麻烦,拍拍就好了,用用就坏了。
五,专修一两样设备,故障有规律,就烧同一元件,设计问题,元件质量,可加大元件功率,消除设计故障,换正品,军工级元件,也是最佳方案,太空级元件,知道点差别就行了,民用,用不起。
二儿,初中毕业,技校考上了,眼晴卡住了,去电器修理店学习,技校机电专业课本,自学,我业余时间也去授课,也教他读完中专课本,:高校我进修课本,矿山电工,电子技术,全让他自学,并辅导。电子技术特强,矿,局技术大拿(技术抜尖人材,另有200O元/月津贴)也只会修家电,电机车,充电机,矿井运输信集闭,其余我未教,他工作也用不着。遇到难题,我再给他说说。
好老师,实践操作,认真学,电子技术,不能直观,线路内都看不着,入门都很难。专攻一两件产品,积累经验,弄口饭吃,强电好学,安全第一,艺不压身,多学点才有本钱。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维修电子电路板时我们会发现电子元器件最多的有电阻;其次是电容;然后是二极管、三极管等。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核心器件,比如一些传感器、芯片组等。如何在这众多的元件中,争分夺秒地找出有故障的元件使电路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停止工作造成的损失呢?我以自已的维修经验来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电子电器维修人员要做到“手到病除”一定要有基础知识。比如要了解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性能、用途等。同时也要对电子电路中的原理图和图中各个电子元器件之间相互关系与所处的位暑。
对仪器仪表的熟练使用也很重要,比如万用表、逻辑测试仪、示波器等常见仪器仪表对快速找出有故障的元器件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检查电子元器件的时间往往比修理的时间要长一些,检查故障是手脑并用,以脑力劳动为主。
快速查找出有故障的元器件我们可以借鉴中医诊断病人的方法,并给合电子设备的特殊性我们常常把他们归纳为“六诊”法。具体是“口问、眼看、耳听、鼻闻、手摸、表现”来发现有故障的电子元器件。从这里来看前面的五种方法都是运用我们人的感官对电子电路的故障进行有目的的排查。这前五种方法一般在现场应用效果比较方便快捷,常常能在较短时间内在众多的元器件中找出有故障的元器件。那么如果前五种还查不出故障元器件,那么只能运用表测来查找。比如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电子电路关键点参数的大小,像电压值、电流值并把它与正常的数值对比来找出有故障的元器件。这种方法称为仪表测量诊断法,也可称为逻辑分析测量法。大量维修成功案例说明这些方法的组合运用对我们从电路板中众多电子元器件中找出有故障的电子元器件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是我左维修时找出故障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方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如何快速查找有故障电子元件的思路!欢迎大家讨注、观注、点!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pin.cn/ask/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