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抑郁症能否根治或者停药呢?

2024-05-25

我曾经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后来通过禅修和心理学走出了抑郁的困扰,现在是一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结合心理学理论和自己的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抑郁症是可以根除的。心理学上也认为抑郁症有比较高的复发率,但注意,它也没说是百分之百复发率。

不过,我们在讨论抑郁症是不是可以根除之前,首先得讨论下根除的定义是什么。

我对此的理解是,不再受抑郁的困扰,注意是不受困扰,而不是不会再抑郁。

抑郁和抑郁症不一样,抑郁是人人都可能有的情绪,但抑郁症是长期处于抑郁的心境而无法自主,这很不一样。

打个比方,就像大学的时候我们可能丢一万块会觉得是件很重大的事情,但现在经过很多次对一万的认识以后,现代丢一万可能一样会不开心,但可能不会像大学时丢一万那样感到长时间沮丧了。

抑郁也是一样的,当患抑郁症的时候,也许不了解自己抑郁的原因,所以会觉得抑郁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整个人生都没有意义,如果后面通过心理咨询、禅修,或者其他的人或事的帮助,了解了自己抑郁的规律,实现了一次自我成长,当抑郁情绪到来时,便可以很快地认出它,并不会像往常一样被它牵着走了,自然也谈不上还会被它困扰一说,这就是我亲身经历的感受吧,也是我所认为的根除的意义。

就是抑郁可能还会来,但就像一阵风,很快过去,困扰不了你,它更难有机会再发展成抑郁症。

至于是否能停药,我没有太多建议,因为我服药后药物副作用太大,就没服药了,全靠心理方面的能量来治愈的。

但是,不管是否服药,我都觉得心理咨询是有必要的,毕竟心病还需心药医,而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同时结合心理咨询辅助治疗也是临床上的一种共识吧。

有抑郁困扰的朋友可以联系我,可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




2024-05-25

忧郁症能否根治,或停药?这个还真的不好说,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定。

忧郁症初期进行心里干预,或药物治疗很快会恢复的健康,最多服药3-6月的药,有些人也许要一年才能康复。

中度和重度患者必须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按疗程服药,坚持服药3—5年,在加中医调理一般会恢复健康,西医是对症治疗,中医标本兼治,应该会根治,当然可以停药。但是有些患者对忧郁症认识不足,不够重视,不按疗程服药,正常了不服药,病情出现反反复复,这样的患者难以治疗和康复,更谈不上停药!还有的患者抗拒吃药,错误的认为吃药负作用大,病没有治好,把人吃傻了,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开始服药有负反应是一定的,比如,流口水,面容呆板,反应迟钝,随着药量的减少和调换,这些症状会慢慢的消失。也有的重度患者一味相信心里医生和歪门邪道,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加重病情,好比癌症病人靠劝解会好吗?何况是忧郁症,不是专业医生都不能治疗!外门邪道谈都不要谈!

只有家属和患者配合医生治疗,坚持服药,中医调理,医生评估,才有根治忧郁症的希望,痊愈了可停药。最后提醒患者恢复正常了是在治愈的路上,而不是痊愈,千万不要私自停药!以防复发!

2024-05-25

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当时是急性发作,躯体症状很严重,怕死不敢睡觉窒息感,非常痛苦。是那种想死又不敢死的感觉。网上查了治抑郁症的药,都有很大的后遗症或者说是反应,开始不敢去医院。后来想着这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活下去一点意义都没有。还是得去吃药,药物反应管它呢。后来去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找了一个专家门诊。配了药。吃了两个礼拜,感觉越来越好。后来就一直吃了半年,慢慢减药到停药花了半年时间。现在好了。

和医生跟我说,抗抑郁的药是不会上瘾的,纯粹治疗睡觉的安眠药是会上瘾的。

我觉得吃抗抑郁的药是一个方面。它能改变你的躯体症状,但家人的理解和关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让你坦然的面对抑郁症,这是保证你抑郁症病愈之后不复发的关键因素。

如果您真的不幸罹患抑郁症,作为一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你:你很幸运!因为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治愈了自然也就可以停药了。怎样做才能根治?既然能根治为什么还有那么对人仍然在经受抑郁症的折磨?


怎么做才能根治抑郁症?

抑郁障碍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在疾病发生后2年内复发。其实在临床工作中这个比值甚至会更高。为改善这种高复发性疾病的预后,防止复燃及复发,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8~12周) :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 remission)与促进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急性期的疗效决定了患者疾病的结局和预后,需要合理治疗以提高长期预后和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巩固期治疗(4~9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定,复燃风险较大,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强调治疗方案、药物剂量、使用方法保持不变。

维持期治疗:维持治疗时间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倾向至少2~3年多次复发(3次或以上)以及有明显残留症状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应迅速恢复原治疗。

只要您遵医嘱,配合医生治疗,就一定能康复。

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不好呢?

经过足量足疗程的抗抑郁治疗85%的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65%的患者终生不在复发,但仍有15%的患者未达到临床治愈。

影响复发的因素有:维持治疗的抗抑郁剂剂量及使用时间不足,生活应急事件,社会适应不良慢性躯体疾病,家庭社会缺乏支持,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等。

但在临床工作中我观察到的因素还有两点:患者的病耻感和对吃药的负担。

我的患者曾经和我说,“大夫我每次吃药都会想起来我是个精神病,是个不正常的人。我怕其他人看到我吃药,我怕他们觉得我是精神病。。。”这种想法使得很多患者私自停药,延误治疗。

当我问及为什么停药时,也有患者这样对我说“天天吃,我都烦死了。再说了是药三分毒,我都好了,为什么还吃药”这是过年时我收治的一名患者的原话。她是一名重度抑郁的患者,坚持服药两年了,药量已经从“一把药”减到了每天“一粒药”,但她觉得自己已经好了,那一粒药吃不吃无所谓了,就自己停掉了,导致病情复发,甚至有了轻生念头。

请您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们“治的了病,救不了命”,因为命运的走向掌握在患者您的手中。@清风计划 @头条号 @青云计划

2024-05-25

抑郁症的复发率是非常高的,除了遗传、环境、人格等因素,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抑郁症会在什么时候进行复发,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临床上的表现,抑郁症是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的。

例如,很多抑郁症患者在进行多次脱敏和药物治疗后,可以摆脱药物,甚至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但伴随生活的强压,还是会引发一些抑郁情绪。但透过很多案例可以表明,很多抑郁症患者在过程中会引发很多并发症,而最根本的应该注意降低其他并发症对身心的危害。

从这个角度出发,一定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相互交替,例如刚被诊断时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就容易因为病情身患抑郁,长时间的抑郁情绪导致自身上升为抑郁症。反之,也是如此。

那这类可以停药吗?

现在国民的健康意识并没有很高,仅仅是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而看病也仅仅是所属医院或者所属地域的档案,很多信息是保密或者是区域性保护的。所以,当外省的医生神经科大夫,很难对应在本省的内科诊断做出一系列的推测,这也是当今现代医学健康档案的问题所在。

所以,在治疗中,我们更建议在指定三甲医院进行治疗,这样能追踪到有效的周期,和药物反应及身体反馈信息,可以更好的阶段性调整。

而是否停药,那就需要看个人体质,与接收程度,就好比癌症做化疗一样,有的人做了化疗身体越来越糟,但有的患者做了化疗,身体却出现了好转,这取决于身体的细胞活跃程度。

所以,停药与否,也要看自身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一点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重要提示!一定不可擅自停药!虽然,药物长时间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在没有任何心理抵抗能力的前提下,擅自停药对身心危害、家庭伤害更大...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些许帮助,如果对抑郁、焦虑、成瘾、人格障碍、情绪障碍等科普及心理引导技术感兴趣,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霖士心理”...

2024-05-25

抑郁症要说根治,几乎微乎其微!

假如患者好了,以后没发作,只能说当初判断失误,她他不是抑郁症。

有一个阿姨断药下地劳动了,我没联系上本人,其女儿说,她妈没吃药,痊愈。这种话,我不太信。只有她母亲本人最清楚,别人(包括监护人)不懂抑郁症病人如何痛苦的生存,更何况不吃药。

一个女孩抑郁症,还有点躁狂,因为结婚要孩子,彻底断了药。一段时间后,她母亲说女儿病好。我很纳闷。我经过多次联系,得到她女儿消息。她女儿亲口说还是失眠,有时感觉又要抑郁来临。目前只是因为年轻,有抵抗力。

一般抑郁症患者,到老得痴呆的风险很大,希望大家重视起来。

这种病会随着年龄增加,病情增多。没准像焦虑、强迫、人格扭曲等、恐惧、幻视……等疾病上身。希望患者不断药,按时吃,生活有规律,多运动……或许寿命延长些。

做为一名心理医生,我多么希望跟抑郁症的病人这样说,“这个病能根治!”。但是实际上,我从来没有这样说过。顶多这样说,“在积极有效的治疗下,抑郁症会慢慢好转的,将来也会像正常人那样工作、生活的。但谁也不敢保证抑郁症什么时候会复发……”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是,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涉及生物、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

二是,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抑郁症患者复发的概率,比如患者年龄,性别,慢性躯体疾病,阳性家族史,复发季节,复发次数,残留症状,双重抑郁,服药依从性,药物疗效,维持用药时间,应激事件,社会适应不良,缺乏社会与家庭支持等。

三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合并物质滥用,发病年龄小,首次确诊前发作持续时间长,抑郁发作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等,都预示着抑郁症病人的预后可能较差。

这么多因素的混杂影响,哪个医生敢说抑郁症能根治呢?!

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争取把抑郁症的病情控制得更加理想。努力吧!

2024-05-25

很肯定的告诉你,抑郁症完全可以根治,当然也能停药,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我是治疗抑郁症的精神科医生,曾经治疗过很多抑郁症患者,当然其中也不乏抑郁症根治的例子。

为什么有人说抑郁症不可能根治?一定会反复发作?

我真的治疗过很多不再复发的抑郁症患者,起码目前没有复发。那为什么有人会说抑郁症好不了,会经常发作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真正抑郁症根治的患者,没有任何抑郁症的表现,常人不了解内情是很难发现的。而人们看到的一定是抑郁症再次复发的例子,因为没有复发的患者也不可能整天把自己患病的事情挂在嘴边。所以根据接触的例子分析,人们能从外部识别出的抑郁症一定是再次复发的病例,而不是没有丝毫表现的根治病例。

那么医学上对于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分析是怎么样呢?

其实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抑郁症患者或家人认可抑郁症需要尽快治疗的医学特性。在医学统计上,我们得出的乐观结论是:抑郁发作首次治疗及时,且足剂量、足疗程的患者中,有50%的患者今后不会复发,也就是你说的根治,当然,一定要注意这个前提,首次发作治疗及时,满足足剂量足疗程。足剂量视患者情况而定,足疗程就是保证在患者抑郁症状完全消失后,坚持足够欧的维持期治疗,如果是首次抑郁发作维持期6-8个月,第二次发作维持期2-3年,三次以上发作才可能会需要终身服药。

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出路不是什么自我疗愈,而是遵医嘱

确实存在一些患者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方式自我疗愈好的,但真的少之又少,甚至没有任何代表意义,曾经一个电视节目里,有人说自己抑郁很压抑,整天都在想人生的意义,后来突然有一天相通了,一下就不抑郁了,而且又同时发现了自己表现力强的演讲天赋,就连节目的心理专家都夸奖小伙正能量,依靠自己战胜抑郁症……但其实,真正懂得精神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小伙在抑郁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转燥,也就是说,小伙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就包括治疗抑郁症,所以一名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和特征,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是详细了解的,他们也会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需要可以私信留言,我会帮你解答的。谢谢关注!

2024-05-25

你好,抑郁症是可以根治或者停药的。作为一个曾经的抑郁症患者,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或者自愈的,当然绝大部分人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有的人可能会说抑郁症容易复发,是的,抑郁症是特别容易复发,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好,好了以后是不会复发的。就像我现在一样患了10年的抑郁症,现在是彻底的好了,偶尔也会抑郁,但那是正常的抑郁,每个人都有,所以我用切身例子最有说服力。

第二一个抑郁症是否可以停药,答案是肯定的。抑郁症不是靠药物治好的,是靠你自己,药物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帮你减轻痛苦。抑郁症很复杂,治疗起来也很棘手。有的人几年,有的人十几年还有一直未好的。关于抑郁症如何治疗,我想这除了靠自己悟,更重要的是听听曾经患过抑郁症的患者,这样是最有效的方法,也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抑郁症的一些看法,如有疑问敬请留言!

2024-05-25

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坚持专业治疗,很多情况是可以治好的,但还要根据患者的性格、家庭、社会环境的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量。之所以会觉的不能根治很多时候是因为不能坚持治疗随意停药造成疾病复发,这样反复发作就会加重疾病的治疗难度,用药时间会更长。

抑郁症如何停药呢?

作为精神类的药物,抗抑郁药物需要进到大脑里面才能发挥作用,而进到大脑里,药物在血液里面要足够的多,而且药物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再通过血脑屏障,在大脑发挥治疗作用,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一般2到4周起效。

有些患者因为吃了几天感觉药物不管用直接就停了,这样是肯定治疗效果会不好。

另外,没有达到治疗的剂量也会影响到疗效,如果足量足疗程之后效果还是不佳,这时候可以考虑换药或是合并其他的药物。

停药是需要在精神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后,慢慢停药的,因为一旦停药,就可能存在复发的风险,而且生活中一些负性事件本身就可能会增加抑郁症复发的风险,所以停药一定要慎重,即使是停药也要在症状完全缓解的基础上,巩固治疗一段时间慢慢停药。

以上是我的答案,希望可以帮到你!祝愿你早日康复!

恩恩医生app是专业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如果有关于抑郁焦虑、精神分裂、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在应用市场下载恩恩医生,免费咨询公立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

2024-05-25

抑郁症是集生活环境影响刺激,及肝气郁结等内脏系统失调引起的精神紊乱表现,大家首先弄清楚抑郁症不是抑郁病,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因为没有清楚的了解核心原因,胡治乱治给患者带来各种痛苦,甚至更大的伤害,效果好不好取决于医生对此症的深度了解,后才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此症患者本人对自己问题的认知是治疗成功的一半。

祝愿亲爱的的患者都可以早早康复!!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pin.cn/ask/1674

相关问题